欢迎访问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预约电话:0373-3665182

【健康科普】小崔说康复——股骨干骨折的康复及股骨干骨折合并髋关节骨折脱位的康复

时间:2022年09月14日 点击次数:3478

崔小灿
股骨干骨折的康复
一、术后1-2周
此期康复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患肢血液循环,促进患肢血肿、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以防止粘连;通过肌肉收缩训练防止失用性肌萎缩,同时增加骨折断端的轴向生理压力,促进骨折愈合;利用关节运动牵伸关节囊及韧带等软组织,防止发生关节挛缩;改善患者身心状态,积极训练,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一)运动训练
1.在麻醉清醒后即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足趾及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并进行髌骨的被动活动,促进肢体的肿胀消退、骨折断端紧密接触,并可预防关节挛缩畸形。该活动训练至少每日3次,每次5-10分钟。
 

2.术后次日开始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主要是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群的等长收缩训练。训练量从每日3次,每次5-10分钟,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每次训练量以不引起肌肉过劳为度,即练习完后稍感肌肉酸痛,但休息后次日疼痛消失,不觉劳累。
3.膝关节活动度的练习: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3-5天后可以逐渐过渡到小范围的膝关节主动伸屈练习,每天1-2 次。无外固定者可在膝下垫枕,逐渐加高,以增加膝兰节的活动范围。术后早期使膝关节活动范围超过 90°或屈伸范围接近正常。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去除外固定后开始膝关节活动度的练习。
 

4.CPM治疗:患者术后第2天即开始使用CPM训练,膝节活动在患者无痛或微痛的范围内进行,CPM 训练结束后立即进行冰敷。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每日增加5-10°。1周增加至90°,每天的训练时间不少于2小时。
5.对健肢和躯干应尽可能维持其正常活动,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在患肢的炎症水肿基本后,若无其他限制情况,患者可扶双拐下地,进行患肢不负重行走练习。
(二)物理因子治疗
1.温热疗法:在患肢伤口无明显渗出后即可开始温热治疗,常用红外线疗法。若有石膏外固时则应在石膏上开窗或在外固定的两端进行治疗。
2.超短波疗法:骨折断端对置法,微热量,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可在石膏外进行,但有金属内固定物时禁用。
 
超短波疗法
3. 超声波疗法:患肢伤口拆线后,可在骨折局部应用。此疗法消肿作用明显,并可促进骨痂生长。 
4.超声波疗法
 
二、术后3-4周
此期康复治疗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训练,防治失用性肌萎缩, 促进肌力恢复,加快骨折愈合,同时通过主动的关节活动度练习,增加髋、膝关节活动度。主动肌力训练:屈髋肌群肌力训练:直腿抬高练习;伸髋肌群训练。主动关节屈伸训练:如骨折愈合良好,可行髋、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
三、术后5-12周
在此期间的病理变化主要是骨痂形成,化骨过程活跃。临床上疼痛和肿胀多已消失,但易发生肌肉萎缩,组织粘连以及膝关节僵硬。此期康复治疗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骨痂形成、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增加肌肉收缩力量、提高肢体运动能力。
(一)功率自行车训练:可以适当加大运动量,增加运动时间。因骨折固定肢体时间较长,易发生关节挛缩和失用性肌萎缩,此期重点为恢复关节活动度训练和增强肌力训练。训练方法除继续进行前述训练,可进行功率自行车抗阻训练,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时间20~30分钟。注意此期进行肌力训练时不可在股骨加压力,以免骨折处应力过高,发生再次骨折。
(二)物理因子疗法:此期重点在于防治瘢痕形成及组织粘连,尤其防治踝关节挛缩,也可配合水疗。
(三)步行训练:此期可进行适当的负重和步行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活动。以训练站立和肢体负重为主。开始时进行患肢不着地的双拐单足站立和平行杆中健肢站立练习; X线上显示有明显骨痂形成时可扶双拐下地行走,患肢从负重1/4开始,过渡到1/2,3/4直至全负重。即从足尖着地开始,逐渐过渡到前足着地,再渐过渡到大部分足着地至全足着地,扶双腋拐步行。
四、术后3-6 月
 此期病理变化是骨痂经改造已逐渐成熟为板状骨。临床上骨折端已较稳定,此期康复治疗重点在于骨折后并发症的处理,如防治瘢痕、组织粘连等,并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收缩力量,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
(一)训练方法:以主动运动为主,根据需要可辅以被动运动和抗阻运动。
1. 自重训练:此期可以开始进行静蹲练习,利用自身的体重作为向下的压力,既可以增加髋、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又可以促进髋部及下肢肌力的恢复。下蹲的幅度逐渐增大,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每次 2分钟,每组练习 8-10 次,每日练习 2-3 组。
2. 关节活动度训练:患侧的髋、膝、踝关节进行各方向的全范围主动活动,尽量牵伸挛缩、粘连的软组织、增加关节活动度。若患者膝关节僵硬明显,单纯行关节松动手法治疗关节活动度改善不明显时可进行关节功能牵引治疗。在热疗后进行或牵引同时给予热疗效果更好,如果牵引后关节疼痛,可行局部冰敷 10-15分钟。
3. 肌力训练:此期因骨折端已比较稳定,可以加大肌力训练的强度。恢复肌力的有效方法就是逐步增强肌肉的负荷量,引起肌肉的适度疲劳。以主动运动为主。肌力达4级时进行抗阻运动,如利用股四头肌训练椅进行肌力练习、下蹲练习等,以促进肌力最大限度的恢复。
(二)物理因子疗法:其方法有:①蜡疗、红外线、短波、湿热敷等疗法,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关节活动功能;②直流电碘离子导入、超声波、冲击波、音频电流等,软化瘢痕、松解粘连;③如合并周围神经损伤时,可应用直流电碘离子导入、低中频电疗等疗法。
(三)站立行走训练:此期可以进行斜板站立练习、跨越障碍物练习、上下斜坡及上下楼梯等练习,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尽早回归家庭和参与社会生活。
股骨干骨折合并髋关节骨折脱位的康复
股骨干骨折合并髋关节骨折脱位后其康复治疗程序基本上同单纯的髋关节骨折脱位,只是因为同时合并有股骨干骨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股骨干骨折没有出现比较稳定的骨痂前,非手术治疗者,禁止做直腿抬高的练习;在坚强内固定术后,则可考虑做直腿抬高练习。如骨折愈合较慢,应使髓内钉动力化,并适当负重。
2.由于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相对较长,患肢负重的时间要适当推迟。
3.术后早期开始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以及患侧膝关节关节活动度训练,以防止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
注意事项
1.禁做的活动 半年内禁止侧卧、盘腿坐,以防患肢内收、外旋、造成不良后果;日常生活中洗澡用淋浴而不用浴缸,如厕用坐式而不用蹲式,不坐矮椅或沙发,不要弯腰拾物、禁止爬坡
2.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 不宜进行激烈运动、劳损性高的运动,例如跑步及过度剧烈的球类活动。避免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如体重增加、长时间的行走和跑步等。如果发现手术后局部有红肿、疼痛现象,应主动就诊。
3.随诊 数日内拍X线片复查,然后约每2-3个月复查摄片一次。一般愈合时间约需4-6个月,待骨折完全愈合后方可去掉内固定。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