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预约电话:0373-3665182

【健康科普】浅谈脑卒中后痉挛

时间:2023年09月25日 点击次数:1152

孟洋洋
脑卒中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痉挛?
  痉挛是一种因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性肌肉张力增高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主要原因是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大脑皮层对脊髓牵张反射的调控发生障碍。而一部分是由于患者发病早期没有进行良肢位摆放及其他原因导致肌肉长时间固定在短缩的状态,引起肌肉纤维化、萎缩等改变。二者相互作用,肢体由柔软状态逐渐进入痉挛状态。
  临床表现为:偏瘫侧肌张力增高、肌肉痉挛,出现病理反射和腱反射,肌群间的协调被打破,出现运动异常。
痉挛的影响
 
脑卒中后痉挛的治疗
 
一、 运动疗法是卒中后痉挛的首要治疗方法
  1抗痉挛体位--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2 牵伸:可以帮助增加关节可活动范围,预防永久性肌肉挛缩;
  3机器人训练:机器人可改善患者上肢屈肌痉挛,增加肘关节活动度,还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伸肌模式,缓解痉挛,进而提高步行功能。
二.物理疗法能镇痛、解痉、提高肌腱和关节的弹性,改变肌肉延展性,缓解痉挛,主要有:
  1低频脉冲电治疗:利用低频脉冲电电流的两路可调电极输出,根据电流的交互抑制原理达到降低痉挛的作用。
  2 经颅磁刺激:其机制与大脑半球的竞争抑制学说有关,该学说认为抑制健侧大脑半球的兴奋性,可提高患侧大脑半球的兴奋性,达到减轻痉挛的目的。
 
3 冲击波治疗:冲击波作用于人体后,由于组织之间(脂肪、肌腱、韧带等)密度不同,可产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并形成空化效应,使组织间松解,分离粘连;还可以诱  导酶性和非酶性的NO化学的合成,可干预反射介导机制,从而调节肌张力。
 
三.医传统疗法
  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
四、药物治疗
  如替扎尼定、丹曲林和巴氯芬等口服抗痉挛药及肌肉肉毒素注射治疗。
五、矫形器
  指将痉挛的肢体固定在休息位或功能位,使挛缩降到最小。
 
  脑卒中后痉挛可能伴随患者整个病程,痉挛的治疗应从早期预防开始,在患者功能状态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侧重点进行干预,痉挛的治疗是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它是脑卒中后运动恢复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康复和锻炼,脑卒中的痉挛可以得到控制、改善,从而进入到运动恢复的快车道。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