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花会开,骨松莫找来
时间:2024年04月16日 点击次数:302
路攀
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大街上的走路弯腰驼背、行走不稳的老年人,有些患者来疼痛科门诊诉说夜间骨头缝都是疼的,还有的老年人坐车过个坎或者打个喷嚏,就导致椎体骨折,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即是“骨质疏松”。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从而导致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正常人骨骼的矿物质含量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此后,随着年龄增长,骨骼中的钙质逐渐流失,骨量开始缓慢下降。40岁以后的人群,如果不注意维护骨骼健康,加之存在有损骨骼健康的生活习惯,就可能出现骨质疏松。
二、哪些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绝经女性、低体重、长期卧床、酗酒、吸烟、缺乏户外运动、钙的摄入量减少、过量饮用碳酸饮料、糖尿病、长期失眠、甲状旁腺有问题的或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人群是骨质疏松的易感人群。因为骨量很大程度由含钙量决定,所以钙质摄入量很重要,这个摄入量不仅仅是吃的量,更重要是吸收的量;另外参与调节钙吸收需要有性激素、维生素D3、胃肠道酸碱度、甲状旁腺素、褪黑素等等。所以一个饮食睡眠正常,并且经常在户外活动的老年男性就不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三、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1.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特点是夜间静息状态下发生疼痛,通常表现为腰背酸痛、关节疼痛,疼痛也会沿着脊柱向外扩,这种疼痛常常无法准确定位,可呈现游走性。
2.身高短缩、驼背:由于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变形而引起,严重者椎体压缩性骨折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常见部位包括髋部、胸腰椎、尺桡骨远端、肱骨等。由于跌倒而出现髋部骨折的高龄骨质疏松患者,长期卧床会带来各种并发症,比如肺部感染、褥疮、血栓等,大大增加病死率,俗称“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四、如何防治骨质疏松?
1.饮食均衡。(1)骨骼维持营养要有均衡的饮食,饮食结构很重要,要加强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钙和维生素D尤为重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老年人>65岁每日钙的摄入量为1000 mg。《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建议50岁以上中老年人每日元素钙摄入量为1000-1200 mg。然而,我国人群日常饮食中的钙含量通常偏低,因此我们要从食物中摄取,牛奶、奶制品、虾皮、虾米、海鱼、猪牛羊骨、芝麻酱、豆类、豆制品、蛋类、核桃、花生、坚果等钙含量较高。(2)食物摄入不足者可以通过钙片补充。(3)人体维生素D的获取,主要不是从食物中摄入的,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维生素D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日照20分钟。
2.适当运动。运动应根据个人运动能力选择,适合中老年人运动包括散步、广场舞、游泳、打太极拳等,每周至少三到四次,每次30分钟。运动以用力不宜过大,不宜过快为标准。适当运动能增加肌肉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感,维持肌肉力量,肌肉力量的增加对于骨骼强健至关重要。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高盐饮食、过量咖啡、活动过少或过度运动、长期失眠等均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要尽量纠正。此外,一部分中老年人,轻微的外伤就可能发生骨折,生活中需预防跌倒、坠床与意外损伤。
五、抗骨质疏松治疗的药物有哪些?
首先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3制剂为基础用药,就像建造大楼的水泥砂石。另外建议选用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减缓钙质流失,常见的有: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等,若口服不耐受者可选择静脉用唑来膦酸,不过此类药物使用连续三年就需要换药。还有一种促进骨质合成的药物,俗称可以填充骨骼,代表品种就是特立帕肽。另外现在有了生物制剂来治疗骨松,那就是地舒单抗,几乎对所有骨松患者都很友好,可以终身使用。但需要警惕低钙血症风险。以上都在于日常用药或者预防用药。对于已经出现疼痛的骨松患者建议短期使用降钙素制剂,常用的鳗鱼降钙素,加强骨骼钙质填充的同时有效能缓解疼痛。另外中医中药也有很多治疗经验的方剂和成药,如仙灵骨葆、强骨胶囊等,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指导用药。
春暖花开的季节,阳光充沛,生活琐事不能温暖你的,但是太阳可以,多晒晒太阳,听说补钙又补爱。
疼痛科简介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始创于1997年为医院重点发展科室,由新乡市著名外科专家、小针刀创始人、巨钩针创始人梁凤山主任创立止痛门诊。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累积和总结,止痛门诊经历了三个台阶发展:从小针刀、钩针、封闭再到介入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提高了治疗技术,改善了就医环境,规模不断扩大并培养了十几名专业医疗人员,于2008年疼痛科病房设立。至今为止我们已经为数千名患者解除痛苦,在新乡市及周边地市产生极高声誉,在同行和兄弟单位中获得较高威望。自2014年以来,于勇勤主任带领镇痛团队继续专注于临床实践,热心于技术进步,为患者创建快乐健康的无痛人生。
诊疗范围
1、颈肩腰腿痛: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
2、慢性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颈性头痛、紧张性头痛。
3、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偏瘫后神经痛、面部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
4、各种晚期癌痛、难治性疼痛、大型手术后镇痛。
5、全身各部位软组织损伤、慢性疼痛。
6、各种日间手术,如腋臭根治术、包皮环切术、浅表肿物切除术等。
拒绝疼痛是患者的权利
有效治痛是我们的责任
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大街上的走路弯腰驼背、行走不稳的老年人,有些患者来疼痛科门诊诉说夜间骨头缝都是疼的,还有的老年人坐车过个坎或者打个喷嚏,就导致椎体骨折,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即是“骨质疏松”。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从而导致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正常人骨骼的矿物质含量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此后,随着年龄增长,骨骼中的钙质逐渐流失,骨量开始缓慢下降。40岁以后的人群,如果不注意维护骨骼健康,加之存在有损骨骼健康的生活习惯,就可能出现骨质疏松。
二、哪些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绝经女性、低体重、长期卧床、酗酒、吸烟、缺乏户外运动、钙的摄入量减少、过量饮用碳酸饮料、糖尿病、长期失眠、甲状旁腺有问题的或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人群是骨质疏松的易感人群。因为骨量很大程度由含钙量决定,所以钙质摄入量很重要,这个摄入量不仅仅是吃的量,更重要是吸收的量;另外参与调节钙吸收需要有性激素、维生素D3、胃肠道酸碱度、甲状旁腺素、褪黑素等等。所以一个饮食睡眠正常,并且经常在户外活动的老年男性就不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三、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1.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特点是夜间静息状态下发生疼痛,通常表现为腰背酸痛、关节疼痛,疼痛也会沿着脊柱向外扩,这种疼痛常常无法准确定位,可呈现游走性。
2.身高短缩、驼背:由于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变形而引起,严重者椎体压缩性骨折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常见部位包括髋部、胸腰椎、尺桡骨远端、肱骨等。由于跌倒而出现髋部骨折的高龄骨质疏松患者,长期卧床会带来各种并发症,比如肺部感染、褥疮、血栓等,大大增加病死率,俗称“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四、如何防治骨质疏松?
1.饮食均衡。(1)骨骼维持营养要有均衡的饮食,饮食结构很重要,要加强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钙和维生素D尤为重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老年人>65岁每日钙的摄入量为1000 mg。《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建议50岁以上中老年人每日元素钙摄入量为1000-1200 mg。然而,我国人群日常饮食中的钙含量通常偏低,因此我们要从食物中摄取,牛奶、奶制品、虾皮、虾米、海鱼、猪牛羊骨、芝麻酱、豆类、豆制品、蛋类、核桃、花生、坚果等钙含量较高。(2)食物摄入不足者可以通过钙片补充。(3)人体维生素D的获取,主要不是从食物中摄入的,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维生素D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日照20分钟。
2.适当运动。运动应根据个人运动能力选择,适合中老年人运动包括散步、广场舞、游泳、打太极拳等,每周至少三到四次,每次30分钟。运动以用力不宜过大,不宜过快为标准。适当运动能增加肌肉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感,维持肌肉力量,肌肉力量的增加对于骨骼强健至关重要。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高盐饮食、过量咖啡、活动过少或过度运动、长期失眠等均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要尽量纠正。此外,一部分中老年人,轻微的外伤就可能发生骨折,生活中需预防跌倒、坠床与意外损伤。
五、抗骨质疏松治疗的药物有哪些?
首先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3制剂为基础用药,就像建造大楼的水泥砂石。另外建议选用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减缓钙质流失,常见的有: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等,若口服不耐受者可选择静脉用唑来膦酸,不过此类药物使用连续三年就需要换药。还有一种促进骨质合成的药物,俗称可以填充骨骼,代表品种就是特立帕肽。另外现在有了生物制剂来治疗骨松,那就是地舒单抗,几乎对所有骨松患者都很友好,可以终身使用。但需要警惕低钙血症风险。以上都在于日常用药或者预防用药。对于已经出现疼痛的骨松患者建议短期使用降钙素制剂,常用的鳗鱼降钙素,加强骨骼钙质填充的同时有效能缓解疼痛。另外中医中药也有很多治疗经验的方剂和成药,如仙灵骨葆、强骨胶囊等,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指导用药。
春暖花开的季节,阳光充沛,生活琐事不能温暖你的,但是太阳可以,多晒晒太阳,听说补钙又补爱。
疼痛科简介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始创于1997年为医院重点发展科室,由新乡市著名外科专家、小针刀创始人、巨钩针创始人梁凤山主任创立止痛门诊。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累积和总结,止痛门诊经历了三个台阶发展:从小针刀、钩针、封闭再到介入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提高了治疗技术,改善了就医环境,规模不断扩大并培养了十几名专业医疗人员,于2008年疼痛科病房设立。至今为止我们已经为数千名患者解除痛苦,在新乡市及周边地市产生极高声誉,在同行和兄弟单位中获得较高威望。自2014年以来,于勇勤主任带领镇痛团队继续专注于临床实践,热心于技术进步,为患者创建快乐健康的无痛人生。
诊疗范围
1、颈肩腰腿痛: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
2、慢性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颈性头痛、紧张性头痛。
3、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偏瘫后神经痛、面部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
4、各种晚期癌痛、难治性疼痛、大型手术后镇痛。
5、全身各部位软组织损伤、慢性疼痛。
6、各种日间手术,如腋臭根治术、包皮环切术、浅表肿物切除术等。
拒绝疼痛是患者的权利
有效治痛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