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皮肤黏膜易出血,警惕血小板减少
时间:2024年08月05日 点击次数:176
苏婷婷
健康人群的外周血中血小板正常范围为(100-300) X 109 /L。当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低于100 X 109 /L,称为血小板减少。如果血小板计数小于30X 109 /L,则称为重度血小板减少。
由于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生理性止血,因此血小板减少常出现出血倾向。当血小板低下时,我们的身体会有以下表现:
1.皮肤出血点和瘀斑。这是最常见的表现之一,血小板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数量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下降,从而在皮肤表面形成不易消退的青紫色瘀斑或出血点。
2.鼻出血和牙龈出血。血小板数量不足还可以引起鼻腔和牙龈频繁出血或出血后难以止血现象,这些部位的出血往往比正常人群更为严重或难以控制。
3.月经过多。对于女性而言,血小板低下可能导致月经期,经量增多,经期持续时间延长。
4.消化道出血。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呕血等症状。
5.泌尿系出血。可以表现成镜下血尿或者是肉眼血尿。
6.易疲劳和虚弱感。长期血小板低下可能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导致患者容易感到疲劳、体力下降和虚弱无力。
7.神经系统症状。极少数情况下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可能引发颅内出血,导致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甚至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或类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必要时需要进一步完善骨髓穿刺检查,进一步明确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