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如此“肺炎”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火眼金睛识别元凶 化干戈为玉帛
时间:2019年08月06日 点击次数:4262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前段时间收治了一例类似“肺炎”病人,通过行气管镜检查,留取肺泡灌洗液的培养,和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入院不到二周时间就明确了诊断,识别了元凶,为患者治疗争取到最佳时机,解除了患者和家属心里“得个肺炎治疗半年都没治好”的疑惑,化干戈为玉帛。

患者为男性,39岁,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问诊时,已经反复咳嗽咳痰5个多月,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患者和家属很是着急,后来慕名来到我科。
患者5个月前在菲律宾打工期间,出现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口服抗感冒类药物治疗,症状好转,但2个月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症状,且逐渐加重,出现发热,体温38°C左右,畏寒,考虑到当地医疗条件选择回国治疗。在某兄弟医院输液应用抗感染祛痰药物治疗一个月,症状减轻,但仍反复咳嗽,咳痰。患者又到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胸部CT示左肺实变,考虑肺部感染,存在支气管充气征,抗感染一个月治疗效果仍差,后来又以肺结核到专科医院治疗1月余,症状仍不缓解。此时距患者患病已经5个月,并出现胸闷,活动后加重,咳嗽,咳痰,且痰量增多,白色泡沫状痰,入院前复查胸部CT仍示左肺实变,范围渐扩大,累及左肺多个肺叶。

患者入住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后,张祥杰主任和主治大夫曹臣龙副主任很重视,考虑患者有国外打工经历,不能排除特殊病原体感染,入院后给予积极检查病原体。多次做痰培养,应用舒普森及莫西沙星针抗感染治疗,根据体温对症治疗,给予持续吸氧改善胸闷症状,并积极和患者沟通行支气管镜检查,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留取肺泡灌洗液做培养,等待细菌培养间隙,即住院4天后,再次复查胸部CT左肺病变继续扩大,且累及右肺,3天后肺泡灌洗液结果为阴性,没有细菌病原体,排除了特殊病原体感染,但患者仍咳嗽咳痰,胸闷,这时体温已经正常,因为肺泡灌洗液未查出病原体,患者及家属又出现焦急心理,面上露出愁容。看到此情形,张主任、曹主任更加坚定了肺穿刺活检的想法,经反复和患者沟通,在入院第8天,张祥杰主任和主治大夫曹臣龙副主任给予肺实变部位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活检物送病理科,最终在病理科协助下病理显示——肺腺癌,历时半年的“肺炎”元凶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入院不到2周时间,即被识别是肺部恶性肿瘤,家属对我院呼吸科的诊疗技术很是满意。由于从发病到诊断明确历时5个多月,这时患者肺部肿瘤出现扩散转移,错过手术切除治疗最佳时机,张主任、曹主任及时为患者应用了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延长了患者生命,提高了患者生存生活质量。

对于此类“肺炎”病人,反复抗感染治疗效果差,且病情进行性加重,需要警惕,需尽快获取病原体,需常规行支气管镜检查,必要时果断行肺穿刺活检术,可以很快明确诊断。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是诊断肺部疾病的重要方法,是指在CT扫描定位协助下,通过体外的穿刺针或者活检枪,对肺内病灶进行负压吸引或切割活检,取得病灶组织后送检,,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手段。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自2010年开展肺穿刺活检术以来,明确了很多诊断不清、类似肺炎的患者的诊断,技术娴熟。

患者5个月前在菲律宾打工期间,出现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口服抗感冒类药物治疗,症状好转,但2个月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症状,且逐渐加重,出现发热,体温38°C左右,畏寒,考虑到当地医疗条件选择回国治疗。在某兄弟医院输液应用抗感染祛痰药物治疗一个月,症状减轻,但仍反复咳嗽,咳痰。患者又到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胸部CT示左肺实变,考虑肺部感染,存在支气管充气征,抗感染一个月治疗效果仍差,后来又以肺结核到专科医院治疗1月余,症状仍不缓解。此时距患者患病已经5个月,并出现胸闷,活动后加重,咳嗽,咳痰,且痰量增多,白色泡沫状痰,入院前复查胸部CT仍示左肺实变,范围渐扩大,累及左肺多个肺叶。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曹臣龙 孟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