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伤口为什么不容易愈合?该如何应对?
时间:2022年02月21日 点击次数:1776
陈莉 梁海莎
一、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导致糖尿病患者伤口不易愈合的因素:
01糖尿病患者血液内糖分增加,故伤口处的组织内的糖含量丰富,容易滋养细菌,引发感染。
02高血糖会损坏白细胞功能,导致机体对各种细菌的杀灭能力降低;同时细胞运输氧至组织的能力也明显降低。
03神经损伤则是影响伤口愈合的另一个因素。高血糖会损伤人体的神经,导致感知觉降低,出现了伤口感觉不到疼痛,很多时候是伤口渗液沾染了鞋袜才被发现。
04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特别是下肢中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甚至闭塞,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缺血等,对局部组织的生长造成影响,如果缺血又合并感染的话,即使全身应用再好的抗生素效果也不好。
05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故患者一旦出现伤口,愈合时间会明显延长,若伤口未能及时得到有效处理更容易发生感染。
二、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01有效控制血糖。通过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内,保护器官与组织功能,降低感染的几率,促进伤口愈合。
02积极控制感染。患者出现伤口后应及时实施有效处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临床经验预先局部应用抗感染敷料,必要时做伤口部位分泌物细菌培养,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性抗生素,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03心理干预。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出现伤口后处理难度较大,愈合时间长,因此容易出现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所以我们要告知患者:有效的血糖控制、良好的心理状态、规范的伤口处理,对于血供良好的伤口是完全能够愈合的。
04改善局部血供 对于下肢的缺血性伤口,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药物、介入等来改善局部血液供应。
05饮食干预。根据患者情况为其定制个性化的食谱,叮嘱患者合理饮食,确保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满足创面营养需求,促进创面愈合。
06行为干预。应叮嘱、监督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运动方式可以为:散步、慢跑、打太极等,每日运动时间应达到30分钟,但运动时间也不宜过长,避免产生疲劳或引发低血糖。
做好血糖监测:养成良好的血糖监测与记录习惯,血糖值的变化可为伤口的愈合提供判断,同时能为药物用量调整提供依据。
应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方面有重要作用。
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伤口的话,做好以上几点,伤口是完全可以愈合的。
一、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导致糖尿病患者伤口不易愈合的因素:
01糖尿病患者血液内糖分增加,故伤口处的组织内的糖含量丰富,容易滋养细菌,引发感染。
02高血糖会损坏白细胞功能,导致机体对各种细菌的杀灭能力降低;同时细胞运输氧至组织的能力也明显降低。
03神经损伤则是影响伤口愈合的另一个因素。高血糖会损伤人体的神经,导致感知觉降低,出现了伤口感觉不到疼痛,很多时候是伤口渗液沾染了鞋袜才被发现。
04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特别是下肢中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甚至闭塞,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缺血等,对局部组织的生长造成影响,如果缺血又合并感染的话,即使全身应用再好的抗生素效果也不好。
05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故患者一旦出现伤口,愈合时间会明显延长,若伤口未能及时得到有效处理更容易发生感染。
二、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01有效控制血糖。通过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内,保护器官与组织功能,降低感染的几率,促进伤口愈合。
02积极控制感染。患者出现伤口后应及时实施有效处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临床经验预先局部应用抗感染敷料,必要时做伤口部位分泌物细菌培养,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性抗生素,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03心理干预。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出现伤口后处理难度较大,愈合时间长,因此容易出现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所以我们要告知患者:有效的血糖控制、良好的心理状态、规范的伤口处理,对于血供良好的伤口是完全能够愈合的。
04改善局部血供 对于下肢的缺血性伤口,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药物、介入等来改善局部血液供应。
05饮食干预。根据患者情况为其定制个性化的食谱,叮嘱患者合理饮食,确保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满足创面营养需求,促进创面愈合。
06行为干预。应叮嘱、监督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运动方式可以为:散步、慢跑、打太极等,每日运动时间应达到30分钟,但运动时间也不宜过长,避免产生疲劳或引发低血糖。
做好血糖监测:养成良好的血糖监测与记录习惯,血糖值的变化可为伤口的愈合提供判断,同时能为药物用量调整提供依据。
应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方面有重要作用。
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伤口的话,做好以上几点,伤口是完全可以愈合的。
上一篇:阿托品滴眼液真的可以控制近视吗?
下一篇:【健康科普】揭秘你的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