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预约电话:0373-3665182

【健康科普】防中暑健康小知识

时间:2023年07月18日 点击次数:1263

尚云
  近日,随着气温升高,大家应注意防暑降温,当气温超过37℃以上,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蒸发,当周围的环境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通风较差、湿度较高就很容易发生中暑,剧烈运动或者劳动过度也会导致中暑。
  什么是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大量出汗或汗闭、虚脱、晕厥或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如何识别中暑症状?
 
1.先兆中暑
  是指在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眼花、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轻症中暑
  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摄氏度以上。
3.重症中暑
  指除以上症状外,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搐、烦躁不安,口渴、尿少、昏迷等症状。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以出现混合型,重度中暑可导致多脏器衰竭甚至死亡。 
中暑了怎么办?
 
1.搬移
  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
  可用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用冰袋(不要直接接触皮肤,裹薄毛巾)敷于病人额头、腋窝、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降温措施。
3.补水
  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避免饮用冰冻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要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转送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拨打120电话报警,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
预防中暑注意事项
 
对于中暑这种疾病,生活中防大于治
1.避免高温时段作业
  夏季室外工作者应避开11:00-15:00高温时段,做好防护措施,涂抹防晒霜,使用遮阳伞、遮阳帽等,尽量选用浅色的棉、麻、丝织物,不穿化纤类衣服,以利于大量出汗时散热。
2.补充水分。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出汗多时及时补充淡盐水。
3.多吃防暑降温的食品,少食高油脂食物。
特别提醒:高温时驾车出行,切勿将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4.中老年人尽量在室内活动,减少户外锻炼,最好将时间安排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早上不进行剧烈活动。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人群,应格外予以关注。
5.注意休息。夏季气温高,人体代谢快,容易疲劳,要注意劳逸结合。
6.户外工作者尽量避开在炎热的时间段工作。若必须在炎热环境下工作,尽可能在工作地点加设遮阳工具,开始工作后,循序渐进调整工作步伐,并适时在阴凉处休息。
 
返回列表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