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关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那些事儿
时间:2024年11月25日 点击次数:311
李林霞
巨幼细胞性贫血又称营养不良性贫血,是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某些影响核苷酸代谢的药物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简称巨幼贫。为什么叫巨幼贫呢?“巨”是因为造血细胞的体积变大,“幼”是因为和正常同期发育的细胞比较偏幼稚。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缺乏叶酸或者维生素B12呢?首先是叶酸或B12的摄入不足,由于叶酸主要存在于新鲜的水果、蔬菜和肉类当中。如果烹调时间过长或者温度过高,叶酸就会遭到大量的破坏。有些人还会偏食,食用较少的肉和蛋类或者完全素食主义者,导致叶酸和维生素B12摄入的严重不足。其次是叶酸的需求量变大,尤其婴幼儿、青少年、怀孕或者哺乳期的女性叶酸需求量变大且未及时补充的。还有就是叶酸吸收障碍,比如一些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另外,还有一些药物的使用,如抗癫痫药物的长期使用也会影响叶酸的吸收。长期大量饮酒的患者会使叶酸的排出增加,亦会导致叶酸的缺乏。
本病起病缓慢,早期可以只表现为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常伴有面色苍白、乏力、耐力下降、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但是,严重时会出现全血减少,病人会出现发热等感染的相关症状,以及刷牙后牙龈出血、鼻出血或者皮肤出血点等出血的表现。部分患者甚至会合并溶血,变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的颜色变深等。
综上所述,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不能不治的。它除了有贫血表现以外,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很多患者还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比如常见的四肢麻木,有的人会出现迟缓性的瘫痪,更有甚者会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的一些不适、肠麻痹等等。
巨幼贫一经确诊,治疗以后临床症状就能得到迅速的改善,它是一个可治且预后非常良好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