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警惕带状疱疹高发季,发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时间:2024年12月16日 点击次数:246
王晓辉
秋冬换季之际,气温起伏不定,病毒也开始伺机而动,带状疱疹迎来了高发期。不少人莫名出现身体疼痛、水疱,还以为是普通过敏、上火,结果耽误治疗,深受其苦。今天,咱们就来深入了解这一病症,关键时刻别掉链子。
带状疱疹究竟是什么“妖魔鬼怪”?
带状疱疹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引发,这个病毒相当“狡猾”。人初次感染多在幼年,表现为出水痘,痊愈后病毒并未彻底消失,而是悄悄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当身体免疫力下降,像是连续熬夜、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或是患上感冒这类疾病时,病毒被激活,大量复制,沿着神经纤维一路“攻城略地”,致使皮肤出现红斑、水疱,还伴随着灼烧、电击般的疼痛。
典型症状,一眼看穿它
发病初期,皮肤局部常有灼痛、刺痛感,不少患者形容像有小针一下下扎,却看不到异样;紧接着,红斑迅速现身,随之长出一簇簇水疱,水疱晶莹透亮,形似珍珠,沿单侧神经呈带状分布,界限分明,常见于腰部、胸部,不过头面部、四肢也可能中招。除皮肤症状,疼痛堪称带状疱疹一大“撒手锏”,有的是持续钝痛,有的是间歇性剧痛,甚至衣物轻轻触碰都会引发剧痛,让人苦不堪言,部分患者皮疹消退后,还会遗留数月乃至数年的神经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高危人群,打起十二分精神
中老年人首当其冲,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衰退,抵御病毒能力大打折扣;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群体,身体本就在和病魔抗争,免疫力处于低谷,极易成为带状疱疹“攻击”对象;还有压力山大、作息紊乱的上班族,熬夜加班、三餐不定,免疫系统不堪重负,病毒一瞅准机会就乘虚而入。
及时就医,治疗别拖延
一旦发现身上有疑似带状疱疹症状,千万别心存侥幸,务必第一时间奔赴皮肤科。早期治疗是关键,医生一般会开具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搭配止痛药,缓解剧烈疼痛;再用营养神经药物,减少神经损伤后遗症。倘若延误治疗,病毒肆虐,神经受损严重,后续神经痛治疗棘手,生活工作都会被搅得一团糟。
预防大于治疗。秋冬季节注意保暖,随气温添减衣物;规律作息,每晚睡够 7 - 8 小时;饮食均衡,多摄入蔬果、优质蛋白;适度运动,慢跑、瑜伽都能激活免疫力。年纪大或体质弱的人,还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为健康加道“防护锁”。
希望大家都能认清带状疱疹,在高发季护好自己与家人,稍有不对劲儿就求医,别给病毒可乘之机,稳稳度过健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