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一文读懂病理报告
时间:2024年12月16日 点击次数:1958
杨胜梅
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很多人看不明白病理报告,仍然把病理报告和血常规、血糖、血脂等检验报告混为一谈,其实不然,这是截然不同的报告。那什么是病理报告呢?怎么读懂我们的病理报告呢?今天就来探讨一下吧。
什么是病理报告
病理报告是通过对内镜活检标本、穿刺组织、手术切除组织、体液脱落细胞等样本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经过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封片以后,由两位诊断医师在显微镜下进行阅片以后发出的病理诊断报告。病理诊断结果决定了疾病的性质、治疗方式及后续的治疗方案。
一份完整的病理报告单包括了以下四个部分:①患者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病理号(唯一的)、姓名、性别、年龄,送检科室、送检医生、住院号、门诊号、取材部位等,方便存档及调阅;②患者送检的标本大体所见;③显微镜下的病变;④病理诊断,这是病理报告的核心部分,是诊断医师结合肉眼所见及显微镜下观察以及参考各种检查、检验结果或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以后给出的一个专业性诊断,明确了病变性质和类型。
病理报告分几类
大致分为四大类:
第1类是明确诊断,这类报告是指临床医师在取检的时候,取到了典型的病变部位,组织受挤压不明显、且固定比较及时、病理切片质量较好的前提下,病变性质明确,病理医师可以直接下明确诊断结论的报告。这类明确的诊断是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也是对患者疾病性质的最后定论。
第2类是意向性诊断,也就是不完全肯定疾病名称和(或)病变性质,或对于拟诊的疾病名称和(或)病变性质有所保留的病理诊断意向,可在拟诊名称前冠诸如病变“倾向”、“提示”、“考虑”、“符合”“不排除”之类的词语,原因可能是病例比较疑难,或者临床医生取检没有取到位,或者组织受挤压严重等,导致了病理诊断医师无法做出明确的诊断,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建议做免疫组化、特殊染色或者分子检测来进行明确诊断了。
第3类是描述性诊断,这是由于临床取检组织少,或者是没有取到明显的病变部位,显微镜下不能满足病理诊断的客观依据,只能在报告中作病变形态的描写,从而发出一份描述性的报告,这时候就需要结合临床其他相关检查、检验结果,综合分析,或者重新取材再做病理检查。
第4类是不能诊断,这是由于临床所送检的组织标本过小,固定不及时、自溶、干涸、严重受挤压变形、被烧灼等,从而无法诊断,或者送检的都是粘液性的物质,经过脱水后无明显的实质性组织,无法制成病理切片,导致无法诊断。针对这类报告,可视临床情况决定是否再次送检。
如何读懂病理报告
首先,看它的类型,是炎症还是肿瘤,如果是炎症的话,就需要对症治疗。如果是肿瘤,是有良恶性之分的,不同类型的肿瘤,它的良恶性是不同的,比如说乳腺的纤维腺瘤是良性的,而乳腺的浸润性癌就是恶性的,再比如说子宫的平滑肌瘤是良性的,而子宫的平滑肌肉瘤就是恶性的。当然了,即使同样是恶性的肿瘤,预后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说现在临床上常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它的预后就非常好,而肺癌、胃癌、肝癌等预后相对来说就会差很多。
其次,看肿瘤的分级,肿瘤的分级反映了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恶性程度,包括有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还有未分化,高分化肿瘤预后相对较好,低分化或未分化肿瘤预后较差。
再次,我们要看分期,了解肿瘤的分期对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至关重要,分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肿瘤的分期要根据肿瘤的大小、浸润的深度和侵及的范围、有无淋巴结及远处器官的转移来综合评估,最常用的肿瘤分期系统是TNM系统。
最后,看手术的切缘,一般来说手术的切缘应该是没有肿瘤残留的,而如果手术切缘有肿瘤残留,那说明手术不好做或者病变部位很难切除干净,这种情况往往提示它的预后不会太好。
好了,我们一般的病理报告大概就是这么多内容了,如果还有疑问,欢迎到病理科进行详细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