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预约电话:0373-3665182

【健康科普】胃肠间质瘤的内镜下治疗: 从微创到更微创的飞跃

时间:2024年12月30日 点击次数:527

谷渊

一个月前,刘女士因腹部不适于我院内镜诊疗部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里长了一个直径约2cm的粘膜下肿物。行超声胃镜检查提示,肿物起源于胃壁固有肌层。由于肿物的大小已经达到需要切除的程度,医生建议刘女士内镜下切除粘膜下肿物并送病理检查,明确肿物性质,指导下一步治疗。经过权衡利弊,刘女士决定接受内镜下切除胃粘膜下肿物。

图片1.jpg

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内镜诊疗部为患者实施了内镜下胃粘膜下肿物挖除术(ESE)。手术十分顺利,术后第5天患者开始流质饮食。术后病理:(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符合胃肠间质瘤,肿瘤大小2.1x1.4x1.3cm,核分裂相<5个/50HPF,危险度分级:低危)。

胃肠间质瘤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倾向的肿瘤,通常起源于胃肠道平滑肌,最常见于胃。间质瘤的症状取决于其位置和大小,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消化道出血、贫血等。早期间质瘤可能没有任何症状,随着肿瘤的增长,可能出现上述症状。一般来说,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的间质瘤预后相对较好,而晚期或恶性程度较高的间质瘤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大多数早期的胃肠间质瘤都可以在内镜下切除。内镜下切除间质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对于较大的间质瘤,内镜下切除困难,还需外科手术切除。而晚期多发转移的间质瘤患者,已经丧失了手术切除的机会,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特定靶向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定期胃肠镜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胃肠间质瘤,而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是提高间质瘤预后的关键。

返回列表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