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什么是二月闹? 新手妈妈该如何对二月闹进行护理?
时间:2025年02月25日 点击次数:921
孟祥云
近段时间,有不少新手妈妈咨询关于宝宝的二月闹现象。“二月闹”对于新手妈妈来说, 绝对是一个让宝妈闻之崩溃的词汇。当宝宝步入第二个月,仿佛开启了一场未知的 “哭闹挑战”,令无数新手妈妈心力交瘁。那么,什么是宝宝的二月闹?家长又该如何对宝宝的二月闹进行护理?
俗话说:一月睡,二月闹。相信很多家长都经历过可怕的“二月闹”。二月闹,指的是婴儿出生后第二个月哭闹的次数增加。二月闹通常开始于宝宝出生后的第30天到第60天之间,具体时间可能因每个宝宝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在这个时间段内,宝宝的哭闹情况可能会比刚出生的一个月内更为频繁。这种类型的哭闹一般在宝宝3~4个月左右消失。
二月闹是宝宝的一种生理反应,也称为“发育性动作”或“生理震颤”。其表现为宝宝小腿乱蹬,小脸憋通红,伴着双臂和手指扭曲,短暂而剧烈的运动。通常发生在宝宝入睡前或睡眠浅而醒来时,持续时间一般在几分钟内。这种现象是由于宝宝的中枢神经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在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过程中,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包括身体姿势变化、气温变化、情绪状况等都会引发这样的反应。这种反应不仅是正常的,还有助于帮助宝宝适应生活环境,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那么对于新手宝妈来说该如何应对呢?
1.宝妈应该保持平静、耐心,理解和宽容宝宝这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不要过度刺激宝宝,比如大声喊叫、摇晃或拍打宝宝。
2.宝妈要尽量避免食用胀气的食物,如豆类,玉米等。
3.尽量保持宝宝的竖直姿势,特别是在喂食后,以帮助气体排出。
4.给宝宝轻轻按摩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可能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气体排出。
5.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的食物,避免给宝宝吃太多或过于复杂的食物。
6.定期换尿布,保持宝宝排泄通畅。
7.如果宝宝在喂食时吞食空气较多,可尝试更换喂奶的姿势或使用辅助的护奶器具。
总之,宝宝的“二月闹”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也要提醒各位宝妈,如遇到宝宝哭闹突发且无法安慰,并伴有肢体语言如下肢卷曲、手握拳头、背部紧绷、表情痛苦,且没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下,要考虑肠套叠等器质性疾病的发生,遇见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