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中心再升级,“影像-病理-心电” 三大远程专科诊断中心成立
时间:2023年06月20日 点击次数:1606
郭文利
日前,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8】69号)中的相关要求,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远程医疗领域的落地应用,提高我省远程医疗服务质量和可及性,国家远程医学中心对远程影像、远程病理和远程心电业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完成区域三大远程专科诊断中心建设,同时遴选了20家远程医疗分支机构作为首批“影像-病理-心电”三大远程专科诊断中心建设单位,我院作为第一批建设单位参加了授牌仪式。
自收到“影像-病理-心电”三大远程专科诊断中心建设通知起,院领导高度重视,根据文件相关要求,整合CT室、超声影像科、磁共振科、多普勒、放射科、病理科、心电图等各个涉及科室,共同对我院远程医疗基本情况、设备信息、预估未来开展的远程专科诊断服务量等信息进行了有效地梳理,为我院成功遴选“区域三大远程专科诊断中心建设医疗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基本数据支撑。
在2023 年6月9~10日于郑州召开的“2023河南省医学会远程医疗分会学术年会”中,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和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根据前期各远程医疗分支机构报名信息、远程医疗业务开展情况等综合论证后,对择优遴选的20家医疗机构作为首期试点开展三大远程专科诊断中心系统建设工作进行了授牌,我院为“河南省‘影像-病理-心电’远程诊断中心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分中心”。
作为首批20家‘影像-病理-心电’远程诊断中心单位试点建设,我院将免费获得国家远程中心发放的前置服务器、免费部署远程影像、心电、病理智能诊断系统客户端,为更好地开展远程智能诊断服务保驾护航。
建设覆盖全省的‘影像-病理-心电’区域三大远程专科诊断中心,不仅推动了远程医疗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提高了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也将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断水平,为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的就医需求添砖加瓦。
日前,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8】69号)中的相关要求,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远程医疗领域的落地应用,提高我省远程医疗服务质量和可及性,国家远程医学中心对远程影像、远程病理和远程心电业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完成区域三大远程专科诊断中心建设,同时遴选了20家远程医疗分支机构作为首批“影像-病理-心电”三大远程专科诊断中心建设单位,我院作为第一批建设单位参加了授牌仪式。

自收到“影像-病理-心电”三大远程专科诊断中心建设通知起,院领导高度重视,根据文件相关要求,整合CT室、超声影像科、磁共振科、多普勒、放射科、病理科、心电图等各个涉及科室,共同对我院远程医疗基本情况、设备信息、预估未来开展的远程专科诊断服务量等信息进行了有效地梳理,为我院成功遴选“区域三大远程专科诊断中心建设医疗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基本数据支撑。

在2023 年6月9~10日于郑州召开的“2023河南省医学会远程医疗分会学术年会”中,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和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根据前期各远程医疗分支机构报名信息、远程医疗业务开展情况等综合论证后,对择优遴选的20家医疗机构作为首期试点开展三大远程专科诊断中心系统建设工作进行了授牌,我院为“河南省‘影像-病理-心电’远程诊断中心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分中心”。

作为首批20家‘影像-病理-心电’远程诊断中心单位试点建设,我院将免费获得国家远程中心发放的前置服务器、免费部署远程影像、心电、病理智能诊断系统客户端,为更好地开展远程智能诊断服务保驾护航。
建设覆盖全省的‘影像-病理-心电’区域三大远程专科诊断中心,不仅推动了远程医疗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提高了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也将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断水平,为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的就医需求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