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预约电话:0373-3665182

我院麻醉科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

时间:2024年12月16日 点击次数:403

王新慧

12月9日,新乡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李培志与健康中原研究院曲俊星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Faseb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目为“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n acute lung injury and Pulmonary Fibrosis”的综述性文章。该文章揭示了内质网压力通过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在急性肺损伤与肺纤维化的作用。

《FASEB Journal》是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出版发行的老牌期刊。JCR分区1区,中科院二区TOP, IF 4.8 (2023),论文第一作者为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志恒博士。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图片1.jpg

李培志与曲俊星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图片2.jpg

本文重点讨论了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巨噬细胞因急性肺损伤以及肺纤维化导致的内质网蛋白错误折叠、堆积形成的内质网应激并通过激活多个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而出现的功能和行为的变化。将内质网应激与这些细胞类型联系起来使得我们更好的理解肺纤维化的潜在机制,并为我们通过这些机制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内质网是一种可用于跨膜蛋白和分泌蛋白的合成、折叠、和质量控制的细胞器,在维持细胞内稳态和协调多种信号通路方面有重要作用。内质网应激可以由包括衰老、缺氧、炎症及乳酸性中毒等多种因素促发,这些因素导致的内质网功能的不全,从而让蛋白质的合成、折叠失去了准确性。

此外,该文章还讨论了几种信号通路如IRE1-α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TLR4、NF-κB、TGF-β/Smad、TLR4/MyD88/NF-κB等在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尽管我们发现了内质网应激在纤维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通过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来影响不同类型细胞的功能和行为,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内质网应激在急性肺损伤和肺纤维化中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但是研究过程中揭示的上皮细胞在促进肺纤维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得内质网应激成为治疗急性肺损伤和肺纤维化的潜在靶点。

该研究论文的发表,是我院李培志课题组联合河南师范大学细胞分化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新乡市肿瘤药物筛选与靶向治疗重点实验室的又一成果,也是在院党委的领导下,麻醉科科研工作的成效体现。

图片3.jpg

李培志,男,中共党员,主治医师,医学硕士,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进修学习心脏手术麻醉、体外循环、重症医学专业;参加国家级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培训6个月,获得ECMO资格证书,熟练掌握体外循环技术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发表省级以上论文3篇,SCI论文2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申报省级课题1项。研究方向:麻醉药物药理机制与临床研究、围术期脏器保护。

图片4.jpg

孙志恒,男,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自身免疫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先后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0篇。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目前承担河南师范大学博士启动项目一项等。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