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动态】秋日养肺不迷路!中医教您5个实用小妙招
时间:2025年10月13日 点击次数:22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秋风瑟瑟,万物敛降,收敛之气对应五行中的“金”,也对应五脏中的“肺”。燥主秋令,且燥邪易伤肺,燥邪易从口鼻入侵,耗伤肺阴,导致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不适。
秋季气温多变,昼夜温差大,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导致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易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此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降则易便秘。
因此,秋季养肺,不仅能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还能增强免疫力,为冬季藏精打下基础。
秋季如何养肺?
1.饮食养肺
“燥”是秋季最明显的气候特点,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应从养肺、润肺、补肺着手,而莲藕、杏仁、百合、银耳、白萝卜这五种“白色食物”应是秋季润燥养肺之首选。
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云:“燥伤胃阴,五汁饮主之,玉竹麦门冬汤亦主之。”指出肺、胃阴被燥邪所伤,可用五汁饮或玉竹麦门冬汤治疗。“五汁饮”作为润燥养肺经典名方,备受后世医家推崇。
鲜芦根50克,鲜莲藕50克、鲜荸荠(马蹄)3粒、鲜梨1个,麦冬15克。
以上材料洗净。荸荠去皮,梨去皮、心,切小块。全部材料放入料理机,加水适量,榨汁。加热煮沸,滤渣留汁,温服。
“五汁饮”味甜可口,有润燥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适用于口干舌燥、肺燥咳嗽、内热积滞、外感热病、大便干结、小便不利等。
2.起居养肺
秋季应早卧早起,顺应自然收敛之气。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段在凌晨3~5点,此时肺经的气血最旺。中医认为“肺朝百脉”,这时调养肺脏的最好方式就是睡觉,所谓“寅时睡得足,色红精气足”,肺才能更好地“主气、司呼吸”。
秋季气温多变,要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特别是体质较弱的人群,更应注意防寒保暖。秋季运动不宜剧烈,以免耗气伤津。推荐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运动,配合深呼吸,增强肺活量,促进气血运行。
3.情绪养肺
秋属金,在志为悲,悲忧伤肺,秋季草木凋零,人易产生忧郁、悲伤的情绪。清晨放松身体后,吸气提肛,放声大笑,一直笑到吸入的一口气吐尽为止。放松后重复,每次3~5分钟,每天1次,可宽中解郁,宣畅肺气。可多听轻松音乐、散步赏景、与友人交谈,或通过冥想、呼吸练习调节情绪。
4.按摩养肺
搓鼻:用两手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来回搓至鼻子旁的迎香穴(位于鼻唇沟与鼻翼交界处),约半分钟左右产生热感,再用食指按摩迎香穴5分钟,每天早上做1次。
擦背:取一条长毛巾,左右手各执一端,上下来回斜着摩擦背部,力度适当,以皮肤微热为宜,每次2~3分钟,每天1~2次,有助宽胸理气,益肺平喘。
5.呼吸养肺
取站位,双足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闭目,缓慢深呼吸,使胸廓尽量扩张,想像自己的肺部充满了新鲜空气,然后慢慢呼气,使肺部气体充分交换。每次深呼吸5~10分钟,可养肺益气补肾。
天人合一,顺时而养,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秋养肺,冬少病。顺应天时,调理肺气,不仅能安然度秋,更能为寒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王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