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预约电话:0373-3665182

【健康科普】肠道息肉那些事儿

时间:2022年12月30日 点击次数:1825

王全志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提高及普及,肠道息肉性病变检出率明显提高。由于肠道息肉性病变种类繁多,人们普遍对肠道息肉性病变缺乏必要的了解。笔者通过对以下问题的解答,希望更有助于大家对肠道息肉性病变的了解。
什么是肠道息肉?
所以的息肉是局部隆起的吗?
 
  简单的讲广义上的息肉是指高出肠道黏膜的局部隆起的病变,主要包括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上皮性息肉(腺瘤)的伴或不伴异型增生(癌前病变)等其他息肉状病变。肠道息肉多发于结、直肠,其他部位较少。其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最多的是上皮性息肉(腺瘤)及炎性息肉。我们还应知道少数息肉病变不呈局部隆起,仅仅表现为平坦状甚至凹陷型,也就是说它是没有蒂部的。
  肠道腺瘤是什么和肠道息肉是一回事吗?
 
  事实上息肉是广义上或通俗的叫法,是此类病变的统称。而我们肠道最常见的息肉之一——普通型腺瘤(或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或二者混合性腺瘤,也是包含在我们老百姓所说的这一大类息肉里面的。只不过腺瘤的名称更专业一些,它是一类有别于一般息肉的肿瘤性病变。不要紧张,即便是肿瘤性病变,也不是都能发展为癌的。管状腺瘤是最常见的腺瘤,约占腺瘤中70%左右。有数据显示约30%的成人可发生管状腺瘤。
肠道息肉与结肠癌关系密切吗?
  准确的讲只有部分息肉(腺瘤)会发展成结肠癌,但这个过程是漫长复杂的。期间会有各种基因层面的改变才能促使癌的最终发生。对于息肉(腺瘤)伴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这部分病例要引起重视,一般通过内镜下治疗都能完整的切除。然后通过病理切片由专业的病理医师做出最终诊断。评估有无癌变及切缘是否干净,如果切缘是干净的复查就可以了。
息肉(腺瘤)发展为癌要多长时间?
  这个过程大约会有6-15年的漫长时间。所以即便发现了息肉也无需过分紧张。进展为癌的过程会有很多复杂因素参与其中。由此可见对于正常成年人,特别40岁以上的,至少5年做一次肠镜体检是十分必要的。
 
越大的息肉约容易发展成癌吗?
  答案是肯定的。一般来说越大的息肉,其越容易伴随癌前病变(高级别异型增生/高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甚至伴有局部癌变。2cm以上的腺瘤癌变风险会有所升高。
那么发现肠镜息肉,该怎么办?
  一般小的几个毫米的息肉(腺瘤)可通过随访或由内镜医生在内镜下钳取活检送病理检查。较大的息肉完整切除后需要送病理科规范化取材处理,做成病理切片,由专业的病理医师通过显微镜评估,做出最终诊断。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息肉大小,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都需进一步做病理检查,以免耽误诊断。
总的来说,发现肠道息肉,不必惊慌。及时处理是此类病变的治疗原则。大于40岁的成年人定期复查肠镜是十分必要的。好了,这次就谈到这里,一首打油小诗送给大家。
定期肠镜有必要,
发现息肉莫恐慌;
及时切除送病理,
显微镜下分清详。
返回列表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