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预约电话:0373-3665182

警惕儿童意外伤害之“急性中毒”

时间:2023年04月18日 点击次数:1101

田利
“医生,我家小孩刚才在家吃了几颗降压药,现在该怎么办啊?”
“医生,我家小孩偷吃了几颗大人的降血糖药,没事吧?”
我们还遇到过服下安眠药,喝下杀虫剂,吃进樟脑丸、用酒精进行物理降温引起酒精中毒、过量服药的等的小朋友……
近期儿科连续接诊了数例急性中毒的孩子,有灭鼠药引起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漂白剂及药物过量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总之儿童急性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并了解“急性中毒”,避免悲剧的发生!
 
一、定义
中毒是指有毒性作用的物质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短期内引起器官或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损害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二、好发年龄及原因
小儿中毒以急性为主,1-5岁年龄段最易发生,每年大约有5万例14岁以下儿童死于急性中毒,中毒是世界1-15岁儿童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而药物中毒则是儿童中毒的首要原因。
其原因大概包括:
①婴幼儿好奇心大、没有辨别能力,一抓住东西直接塞进嘴里;
②学龄前期活动范围扩大,更易接触有毒有害物品;
③青春期儿童情绪不稳定,学习压力大等。
 
三、儿童最常见的中毒种类
国内儿童中毒以误服误食为主,种类多样,其中药物中毒最多见,包括精品类药物、降压药等,多为误服或过量。
 
四、中毒后的常见症状
儿童还处于生长发育中,机体各系统、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发生中毒后,身体脏器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毒性损害,毒性反应更迅速、更严重。
➤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 呼吸系统:呼出异常气味,呼吸变快,呼吸变慢。肺水肿
➤ 神经系统:意识障碍,抽搐,幻视幻听,失明
➤ 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
➤ 皮肤肌肉:皮肤潮红、苍白、皮肤紫绀、水肿、口唇樱红、多汗、无汗、流涎、肌肉震颤、抽动、肌肉麻痹
➤ 其他:高热、低体温、瞳孔变大、瞳孔变小、脱发
 
五、紧急处理
尽快将毒物从体内排出以及特效解毒药使用是中毒抢救的主要措施!!!
由于儿童发生中毒的地点多数在家中,家属最容易发现患儿的异样,但救治条件有限,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①如果是皮肤接触中毒,应及早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洁污染的皮肤,观察患儿有无不适,并送至医院进一步检查。
②如果是口服药物中毒,家长首先要想办法催吐,最简单方法是用手指或者勺柄来按压患儿舌后根部,刺激其呕吐,虽操作简单,但易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应尽快送往医院行洗胃、解毒等相应治疗。
 
 
 
下列情况禁用催吐
• 强酸、强碱中毒;
• 汽油、煤油及油脂类毒物;
• 惊厥、昏迷及没有呕吐反射的患儿;
• 麻醉剂、镇静剂中毒;
• 樟脑、士的宁等易致惊厥的药物中毒;
• 心血管功能不稳定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儿;
• 6个月以内的婴儿中毒。
预防
对于较大儿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帮助儿童了解乱服或过量服用药物会对身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甚至失去生命。教育儿童爱护自己的身体健康,珍惜生命。
2.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家长做好榜样,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儿童合理地管理好情绪。
3.家长多跟儿童交流、谈心,了解儿童内心的困惑及问题,及时给予疏通和解决。必要时可以咨询心理医生,对儿童提供专业指导。
4.管理好家中药品,药品要放在儿童不易取到的地方,最好存放在有锁的柜子中。如果儿童因为疾病需要服药,需要在家长监管下服用,备用药物不要放在儿童身边。
对于年龄偏小的儿童,我们要注意:
1.儿童可能会模仿成人吃药的行为,所以家长尽量不要在儿童面前吃药。
2.儿童生病需要服药时,要跟儿童交代,药是生病时才能吃的,平时不能随便吃。不能为了哄儿童吃药,将药说成是“糖豆”,这样儿童可能会信以为真,在家长不在的时候,偷偷服药引发危险。
3.家长要将药品放到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最好是锁到药柜里面。不要随便将药品放在餐桌或者书桌上面,不要跟糖果存放在一起,不要用饮料瓶或矿泉水瓶装药液或有毒物品,以免发生误服。
 
意外伤害总是带给家庭带来太大的痛苦和负担,所以需要家长及看护人员共同、反复教育儿童安全防护及急救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意外伤害发生率,让孩子们安全成长!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病区位置:内科楼(1号楼)13楼
门诊:门诊三楼302室/309室(儿童生长发育门诊)/310室/311室
电话:护士站3665513/医办室3665515儿童重症监护室3665618
返回列表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