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预约电话:0373-3665182

【健康科普】卧床患者皮肤的观察与管理

时间:2024年09月19日 点击次数:1249

陈静

一、引言

卧床患者,由于长期缺乏肢体活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受压增加等因素,极易发生皮肤问题,其中最常见且严重的是压力性损伤(也称为压疮)。压力性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可能引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卧床患者的皮肤进行细致的观察与管理,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重要环节。

二、观察目的

1. 早期发现皮肤异常:通过定时观察,及时识别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及完整性的变化,避免压力性损伤等皮肤问题的发生或恶化。

2. 评估护理效果:根据观察结果调整护理方案,如更换体位频率、使用减压设备、加强皮肤清洁与保湿等,以评价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3. 预防并发症:通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皮肤损伤的因素,如潮湿、摩擦、剪切力等,预防皮肤感染、溃疡等并发症。

三、观察内容与方法

1. 皮肤颜色:注意观察皮肤是否出现红斑、苍白或紫绀等异常颜色。红斑常是压力性损伤的早期表现,而苍白或紫绀则可能提示血液循环障碍。

2. 皮肤温度与湿度:触摸皮肤感受其温度是否适中,有无过冷或过热现象。同时,检查皮肤是否潮湿,潮湿环境易导致皮肤浸渍,增加感染风险。

3. 皮肤完整性:仔细检查皮肤有无破损、水泡、溃疡等。特别注意骨骼突出部位(如骶尾部、髋部、足跟等)。

4. 皮肤感觉与弹性:轻轻按压皮肤后观察其恢复弹性的速度,评估皮肤营养状况。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瘙痒等感觉异常。

5. 体位与受压情况:记录患者体位及受压部位,评估体位变换的频率是否足够,受压部位是否得到有效减压。

四、管理措施

1. 定期变换体位:根据患者病情和皮肤状况,制定合适的体位变换计划,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减少局部受压时间,有气垫床的情况下可适当延长翻身时间。摆放体位时避免红斑区域受压。

2. 选择和使用合适支撑面:如气垫床、泡沫床垫、减压垫等,以分散压力,降低局部压强,受压部位使用压疮贴,预防压力性损伤,每二至三天更换压疮贴,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情况。

3. 保持皮肤清洁与干燥: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特别是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避免用力搓揉皮肤。

4. 营养支持:合理膳食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措施。可以给予特富含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牛肉等,以改善皮肤营养状况,增强皮肤抵抗力。

5.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皮肤护理的重要性及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方法,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五、结论

卧床患者皮肤的观察与管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通过定期、全面的皮肤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皮肤问题,结合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返回列表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