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预约电话:0373-3665182

【健康科普】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4年11月25日 点击次数:427

王全志

许多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会听到前哨淋巴结活检这一医学术语,但对于其中的含义却一知半解。相信通过阅读这篇科普文章,会使您对其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01什么是前哨淋巴结活体组织

病理检查(活检)?

1959年,美国华盛顿医院欧内斯特·古尔德等在詹姆斯·尤因学会第12届年会首次提出前哨淋巴结概念。由此,前哨淋巴结最终向大众揭开其神秘面纱。1977年泌尿科医生Gabanus发表了一篇关于阴茎癌切除术前哨淋巴结的文章。所以,多数学者认为Gabanus在1977年首先定义了前哨淋巴结这一术语。到了20世纪90年代,前哨淋巴结活检被用来进行乳腺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病理分期。简而言之,前哨淋巴结指原发肿瘤处淋巴液经淋巴管引流至“第一站”的淋巴结。通俗的讲,就是当原发癌灶沿淋巴道转移时最先被侵犯的淋巴结。所以,顾名思义,前哨淋巴结活检是指针对前哨淋巴结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02前哨淋巴结活检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以乳腺癌为例说明,乳腺的淋巴液引流约75%经过腋窝淋巴结。而乳腺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通过淋巴系统,也就是首先转移至腋窝淋巴结。所以过去,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将乳腺及腋窝淋巴结一并切除,并在手术后进行淋巴结病理检查,评估淋巴结有没有转移。腋窝淋巴结的清扫,势必对腋窝解剖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给患者术后带来上肢淋巴水肿和肩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那么,作为腋窝淋巴结引流的第一站,前哨淋巴结在评估乳腺癌有无转移时能否具有特殊价值呢?大量的研究显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作为一种损伤性较小的检查手段,可以较准确的评估整体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因此,通过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取代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来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已成为乳腺癌手术的成熟评估手段。随着该项技术操作的规范化和病例选择的合理性,已使得大量乳腺癌患者受益匪浅。

我们还以乳腺癌为例来说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意义。乳腺外科医生通过前哨淋巴结切除术将腋窝前哨淋巴结取出。前哨淋巴结标本送到病理科后,病理科技术人员通过复杂的技术手段将其制备成冰冻切片或常规切片。病理医师通过冰冻或常规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诊断有无癌转移。如果腋窝前哨淋巴结没有转移或极少的癌转移,则不用进一步清扫余下的腋窝淋巴结。从而避免了可能的并发症,比如:淋巴水肿,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避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图片41.jpg

03前哨淋巴结活检前瞻

除了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临床应用较为成熟外,1996年Burke等首次将前哨淋巴结活检这一技术引入到子宫内膜癌的手术中。并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同时,前哨淋巴结活检在其他恶性肿瘤的应用也已经得到较大发展。从最初的乳腺癌,已经扩展应用到早期子宫内膜癌、体表恶性黑色素瘤、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展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

返回列表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