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预约电话:0373-3665182

【健康科普】口服降糖药,您吃对了吗?

时间:2024年12月30日 点击次数:145

王志阳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用药,而口服降糖药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不可或缺的利器之一,其种类繁多,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有延缓葡萄糖吸收的,还有促进尿糖排出的,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服用时间也存在一定差异。药用对了能治病,如果服用不当,可能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出现或者加重不良反应。那对于不同类型的口服降糖药,您吃对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临床常用降糖药的用法吧。

一、双胍类

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抑制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图片1.jpg

二、磺脲类

  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磺酰脲类使用不当可引起低血糖。

图片2.jpg

三、格列奈类

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常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低血糖的风险和程度较磺酰脲类药物轻。

图片3.jpg

四、噻唑烷二酮类

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发挥降糖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水肿和体重增加。

图片4.jpg

五、α-糖苷酶抑制剂

主要是通过抑制小肠黏膜的α-葡萄糖苷酶,延迟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等。

图片5.jpg

六、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DPP-4i)

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Ⅳ(DPP4)而减少胰高糖素样肽1(GLP1)在体内失活,使内源性GLP1水平升高。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单独使用不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图片6.jpg

七、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

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肾糖阈,促进尿糖的排出,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常见不良反应为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感染。

图片7.jpg

温馨提示:

正确服药很关键!药名相同、厂家不同,服用方法也可能不同。用药前一定阅读药品说明书(关注【用法用量】或【注意事项】),如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后再服用。

返回列表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