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预约电话:0373-3665182

【健康科普】血管里的隐形 “定时炸弹”—— 动脉瘤深度揭秘(一)

时间:2025年06月03日 点击次数:205

在我们的身体里,血管如同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保障着血液的顺畅流通。然而,有一种悄然而至的疾病,却可能让这些“高速公路”陷入危机,它就是动脉瘤。虽然动脉瘤这个词听起来陌生又可怕,但它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深入了解这种疾病,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多一份保障。

一、什么是动脉瘤?

动脉瘤,简单来说,就是动脉血管壁上出现的异常膨出或扩张,就像轮胎表面鼓起了一个包。正常情况下,动脉血管壁坚韧而富有弹性,能够承受血液流动带来的压力。但当血管壁由于某些原因变得薄弱时,在血流的不断冲击下,薄弱部位就会逐渐向外膨出,形成动脉瘤。需要注意的是,动脉瘤并不是真正的肿瘤,它形成的新生物,而动脉瘤只是血管形态的改变 。

动脉瘤可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常见的有主动脉瘤(包括胸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脑动脉瘤、周围动脉瘤(如肢体主干动脉、颈动脉等部位的动脉瘤) 。不同部位的动脉瘤,由于其所在位置和周围组织的不同,引发的症状和危险程度也各有差异。

二、动脉瘤的成因

1. 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动脉瘤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在动脉内膜下沉积,逐渐形成粥样斑块,使得动脉壁变硬、变脆,弹性下降,从而容易引发动脉瘤。

2. 创伤:无论是锐性损伤(如刀伤、枪伤)还是钝性损伤(如车祸、撞击),都可能直接破坏动脉血管壁的结构,导致局部血管壁薄弱,进而形成动脉瘤。这种因创伤导致的动脉瘤,通常在受伤后一段时间内逐渐显现。

3. 感染:当身体受到结核杆菌、细菌性心内膜炎或脓毒血症等病菌侵袭时,病菌可能会感染动脉管壁,使动脉壁的结构遭到破坏,变得薄弱,最终形成感染性动脉瘤。

4. 免疫疾病:一些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大动脉炎、白塞综合征等,会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血管组织,引起血管壁的炎症和损伤,增加动脉瘤的发病风险。

5. 先天性动脉壁结构异常:某些先天性的遗传疾病,如马凡综合征(marfan综合征)和埃勒斯 - 当洛斯综合征(ehlers - danlos综合征),会使患者的动脉壁在结构上存在缺陷,天生就更容易发生动脉瘤。

三、临床表现

1.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

发病急剧,病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也可出现意识障碍,癫痫,甚至昏迷。严重者可发生呼吸骤停,危及生命。

2.局灶症状

(1)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单侧眼脸下垂,瞳孔散大。

(2)视力视野障碍。

(3)肢体偏瘫、失语。颅内动脉瘤首次破裂出血后,有18%-30%发生再次出血,死亡率为20%-50%。

图片1.jpg

四、动脉瘤的诊断

1. CT血管造影(CTA):不仅可以确诊动脉瘤,还能明确瘤体的大小、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动脉壁的钙化情况、瘤内血栓以及动脉瘤破裂后形成的血肿,为后续手术提供精确信息 。

2.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诊断效果与CTA大致相同,对于肾功能损害的病人,MRA是更好的选择。

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被誉为诊断动脉瘤的“金标准”,能够提供最清晰、准确的血管图像,详细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


高焕利

返回列表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