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预约电话:0373-3665182

我院首例人工膜肺在呼吸科顺利应用

时间:2020年07月20日 点击次数:4087

孟凡云 李红义
  近日,我院首例人工膜肺应用工作在呼吸科顺利开展,标志着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翟成凯院长的带领下,危重症抢救技术又上了新的台阶。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个冷僻的医学名词,以其超高的曝光率,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一次次的霸屏,火爆朋友圈,它就是被称为终极救命神器的ECMO。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俗称“叶克膜”、“人工肺”,是一种医疗急救技术设备,它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是目前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2020年6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开始将ECMO技术应用到临床危急症病人抢救。翟成凯院长和张祥杰主任带领的团队,从机器引进到人员规范培训,早已为ECMO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
  6月25日晚上九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的李红义大夫下班回到家,感觉繁忙的一天已经过去,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刚坐到沙发上,准备吃晚饭,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张祥杰主任打来电话:急诊科一个15岁的女孩,考虑爆发性心肌炎,心衰,心源性休克,持续室速,心率将近200次/分,大剂量使用升压药物,血压也维持在不到90/60mmHg,随时有室颤、死亡风险。鉴于病情危重,果断决定使用人工膜肺ECMO。
  时间就是生命,张主任负责协调ECMO管道及人员安排,李红义大夫顾不上吃饭,立即赶到医院会诊,同时联系曹臣龙副主任、都婴婴护士长以及专门进修学习人工膜肺的纪萍护士赶来参与抢救工作。
  使用人工膜肺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人员沟通,耗材准备,患者从急诊到呼吸重症的转运必须同时进行。征得家属同意,在充分做好转运前期准备工作后,李红义大夫和急诊科接诊杜志勇大夫立即将患者转运到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刚转运至呼吸重症后就出现了室颤,呼吸心跳停止,训练有素的呼吸重症团队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并邀请了心一科副主任王桂芳前来指导,5分钟后患者呼吸心跳恢复,且恢复窦性心率。为确保成功上机,联系新医三附院的郭浩主任与我院李红义医生同时完成上机前的VA管路通路置管工作。同时联系郑大一附院付教授从郑州赶来保驾护航,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大约11点钟郭浩主任赶到,置管物品已经准备完毕,郭主任与李红义大夫立即进行ECMO-VA通路的置管操作,为保证下肢血供,同时加了下肢股动脉侧管的置管,在彩超室大夫的协助下完成定位,大约12点钟完成完成前期置管,1点左右ECMO顺利运行,此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此例是我院首次应用人工膜肺,体外心脏抢救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抢救治疗争取了时间,确保患者生命可以延续。任何一门医疗新技术,都不是一蹴而就,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全体医护人员秉承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外引新技术,内练基本功,时刻牢记神圣使命,继续做好ECMO的准备工作,为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返回列表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