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医风】四十余载医路护童稚,笑看幼苗成栋梁
时间:2025年08月04日 点击次数:277
“天天童心在,幸福乐开怀”,这话放在我这名儿科医生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从医四十三年,守着这方诊室,看着一代代孩子从蹒跚学步到长大成人,便是我最大的福气。
诊室里的喜悦
一天下午,我在门诊值班时,一位母亲牵着 8 岁的小女儿来看发热。诊查完毕,那位妈妈脸上的兴奋劲儿怎么也藏不住,拉着我就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她的大儿子今年高考考了690多分,已经被南方科技大学提前批次录取了。她说着说着,又提起多年前孩子患先心病,是我接的诊,言语间满是激动与感恩。听着这喜讯,我心里也暖烘烘的,忍不住感慨:“我们儿科医生的心,从来都和家长们紧紧贴在一起啊!”
八年守护结硕果
这份喜悦还在延续。次日,诊室里来了位特殊的访客,是我诊治了 8 年的癫痫患儿。如今他已在天津科技大学读硕士研究生二年级,这次特意来报喜:本学年拿到了国家优秀研究生奖学金,整整一万元!我激动地拍着他的肩膀,连声说:“你真棒!这一年都不用向妈妈要生活费了,继续好好学,将来给国家做贡献!” 看着他眼里闪烁的光,只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跨越八载的牵挂与绽放
更让我动容的是一天晚上,手机屏幕亮起,是一位曾经的小患者发来的消息,她说自己被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本科录取了。一瞬间,我眼眶就热了。
还记得 8 年前,她还是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本来是年级第一的好苗子,却因为家长忙着卖肉早出晚归,长期发热没得到及时诊治,最后查出了甲状腺功能减退。刚到我这儿时,孩子皮肤粗糙、身体浮肿,往日里活泼聪慧的模样不见了,变得少言寡语、反应也慢了些,光确诊就费了不少功夫。我实在舍不得这孩子的聪明劲儿被耽误,便加了她微信,这些年一直盯着她按时吃药,哪怕家长顾不上,我也得把这份责任扛起来。今年高考前,我特意给她制定了详细的用药计划,就怕影响考试发挥。
看着屏幕上的录取通知,我激动得掉了眼泪。这孩子太不容易了!我赶紧回复她:“恭喜你啊!一定要珍惜这青春年华,好好努力,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医者的初心与幸福
常有人问,作为一名普通的儿科医生,日复一日的忙碌究竟为了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就像所有家长一样,为了孩子们能健康长大。我天天围着儿童健康的工作打转,累是真的,但每当看到这些孩子挣脱病痛、茁壮成长,心里的甜就压过了所有辛苦。四十余载行医路,能守护着一颗颗童心,见证他们绽放光彩,这份努力,值!这份快乐,千金不换。
王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