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预约电话:0373-3665182

【健康科普】腿梗

时间:2024年04月02日 点击次数:573

陈莉
“腿梗?有听说过脑梗、心梗,可从来没听过腿也会梗塞啊。”
对,没错,您没有听错,“腿梗”的专业术语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心梗、脑梗相似,就是下肢的动脉发生了梗塞,导致下肢的远端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肢体的发凉、麻木、溃疡甚至组织坏死。
急性发作的原因一般来说是栓塞造成的,最常见的栓子来源是心脏和大动脉。慢性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但也有其他特殊的病因,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外伤、动脉栓塞等。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一般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受病变进展的速度、侧支循环的多寡、个体的耐受力等多种因素影响。症状一般由轻至重逐渐发展,但在动脉硬化闭塞症基础上继发急性血栓形成时,可导致症状突然加重。

腿梗的四种症状:
1、无明显症状期:只是腿脚出现发凉发麻,感觉不舒服。
2、间歇性跛行期: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肌肉疼痛、痉挛和疲乏无力,被迫停止活动或行走,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又出现。
3、静息痛期:即使不运动、不走路仍然会有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更重。这个阶段必须赶紧积极治疗,否则就会进入坏疽期。
4、坏疽期:发展到最后,脚板儿出现发绀(就是有紫色瘀斑)、溃疡、坏疽了,这个时候就要截肢、截趾了。
 
如果腿部出现“间歇性跛行”或者疼痛、发凉、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到血管病专科门诊就医。目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防可治。下肢动脉硬化早期可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延缓疾病的进展,若引起下肢缺血性症状后可以选择介入腔内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治疗主要有动脉内膜剥脱术和动脉搭桥术。随着医学进步,不用再听手术就害怕了,采用介入微创治疗也能解决问题。介入治疗即血栓抽吸消融、斑块旋切、药涂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通过从血管腔内最大程度的开通血管阻塞段,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肢血供,挽救肢体,尤其对于同时存在大中动脉闭塞的患者,效果显著,且介入治疗具有“微创、损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的特点,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
如何有效发现“腿梗”呢?
对于腿梗,在家里就可以进行自查,即“一看,二摸,三走”。
一看就是看足部的颜色,有没有变白或变紫暗;
二摸就是摸一下足部的温度,凉不凉,足背动脉存在不存在,减弱没减弱,两边对比一下;
 
 
足背动脉位置:足背正中最高点。
三走就是以正常的步行速度走一段路,感觉一下小腿或者下肢有没有酸痛等不适的感觉。
如何预防呢?
不吸烟、少饮酒。
◆ 坚持适量运动,根据身体状况进行平缓的运动,如慢走。
◆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 低脂低盐饮食,饮食宜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过多进食动物类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并限制糖类食物。
◆ 保护患肢,注意保暖,谨防外伤或挤压,穿宽松舒适的鞋袜。
返回列表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