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预约电话:0373-3665182

【健康科普】如何从血常规认识血液病?

时间:2024年04月16日 点击次数:439

吴志敏
血液病定义
血液病是起源于造血系统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而出现血液异常改变的一类疾病,患者常以贫血、出血、发热为主要特征。血液病起病多隐匿,而且临床表现多变,患者常常不能自知,多因其他疾病就医或健康体检时而被发现,同时该类疾病治疗难度较大,治愈率低,易复发,但是随着血液病诊疗技术的进步,血液病成为有望治愈的疾病。
血液病包括很多种疾病,可以根据疾病性质分为良性和恶性血液病;像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就是良性疾病,而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就是恶性疾病。也可以根据疾病累及血液成分,分为血细胞或出凝血相关疾病;例如白细胞减少就是白细胞异常,而血友病就是凝血因子异常。
因此,血常规以及出凝血功能检查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最常用的两项。临床医生则要通过检查结果、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来识别判断疾病。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讲,如何从血常规来判断血液疾病。
 
认识血细胞分化与发育
首先需要认识造血干细胞的分化过程,这对我们理解血常规的变化很重要。
 
血细胞的发育经历过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细胞,第二个阶段是幼稚细胞,最终成熟的细胞从骨髓释放到外周血。
 
因此很多造血细胞情况会反映在我们的血常规上,当我们拿到一张血常规单子时,最终要的指标就是临床医生常说的三系:粒系-白细胞计数、红系-血红蛋白、巨核系-血小板计数。
 
如果血常规上细胞的比例或数量异常,或者说出现了外周血出现了幼稚细胞甚至原始细胞,就意味着可能发生了血液系统的疾病。
血常规最为最常用的检查项目之一,目前已经在体检中非常普遍的被应用了。如果一旦发现血常规存在上述情况,要及时至血液科进一步检查,趁早发现可能存在的疾病状态,及早诊治,迎来健康新生活。
对于已经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要在生活中要做好个人卫生、保证饮食清洁、生活环境清洁、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还有适当加强运动等,尽量做好预防感染。
返回列表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