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预约电话:0373-3665182

【健康科普】守护健康,从管理体重开始 ——体重管理需多管齐下

时间:2024年11月25日 点击次数:252

张小营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健康挑战。例如,高能量、高脂肪的快餐食品成为许多人的日常选择。长期下来,肥胖、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会找上门。此外,现代交通工具的发达虽然让出行更加便捷,但也使得许多人缺乏运动,身体素质逐渐下降。这些看似无害的诱惑,实则隐藏着健康的隐患,它们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短暂的欢愉,也埋下了长期的健康隐患。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中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过50%,6岁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超重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

在健康管理的科学理论中,饮食、运动、心理、环境等因素都与健康息息相关,而科学的健康管理正是要找到这些因素之间的平衡点,让我们的身体得到最佳的滋养与保护。

做到营养均衡:在饮食方面,大家须坚守营养均衡的原则,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和生理及生活工作状态,制订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避免过度摄入高能量、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的食物。此外,食品安全同样重要,大家应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品,以确保身体的健康与安全。这样的科学饮食方式,将为大家的身体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保持适量运动:运动是健康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运动不应该是痛苦的,我们应该体会运动带来的愉悦感,如身体的放松、疼痛的缓解,而非仅仅关注运动消耗了多少能量,因为这更能够帮助我们养成定期运动的好习惯。并且,运动也能够帮助我们控制食欲:短暂的剧烈运动会通过影响胃排空来抑制胃饥饿素的分泌。所以短暂的剧烈运动过后,你其实会暂时不想吃东西。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瑜伽等,并坚持下去。运动时,要注意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运动造成的损伤和疲劳。

关注心理健康:除了饮食和运动,心理健康同样是健康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屡见不鲜。饮食和心理关系密切,大脑、肠道、肠道菌群这三者之间存在双向交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肠脑轴”,这已经被很多临床研究证实了。肠道微生物群在功能性消化道疾病以及某些精神和神经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中发挥着作用。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植物性食物,适当吃一些酸奶等发酵类食物。这样可以为肠道菌群提供“食物”、改善生存环境,让它们在肠道更“快乐”地生活。此外,大家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参加兴趣小组、与亲朋好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压力,提升幸福感。同时,还要关注心理健康的预警信号,学会自助与求助,必要时向专业人士咨询。

返回列表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