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预约电话:0373-3665182

【健康科普】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容易犯的几种错误

时间:2025年03月03日 点击次数:450

薛英杰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其治疗和康复过程复杂且漫长。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及其家属常常对脑卒中的治疗和康复存在一些误解,导致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或影响康复效果。这些错误认知可能涉及康复时机、治疗方式、家庭参与等多个方面。

本文旨在梳理脑卒中患者在治疗中容易犯的几种常见错误,帮助患者和家属树立科学的康复理念,为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升提供指导。以下我会总结几种康复治疗中常犯的错误:

 一、康复是后期的工作,有没有都一样

部分家属误以为康复是后期工作,可有可无,认为只有患者神志清醒、能坐起进食后才能开始。实际上,偏瘫康复应尽早进行,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症状稳定48小时后,即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开展早期、科学、合理的床边康复治疗。

二、病人急性期只能休息不能活动 

急性期康复是康复治疗的重要部分,但常被家属忽视,重点多放在药物治疗和静卧上。实际上,即使是大面积脑出血、重度脑梗死或昏迷患者,也可通过正确摆放肢体、变换体位、被动活动关节等康复治疗,预防褥疮、减少痉挛,避免“废用综合征”,为后续全面康复奠定基础。

图片1.jpg

 三、康复是医生的事,跟家属没有关系

有不少病人家属错误地认为康复是医生的事,只要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就万事大吉了,与自己关系不大。其实在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家庭,或者说家属担当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家庭的温馨、家人的亲情以及督促训练是偏瘫患者战胜残疾最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医务人员的治疗只是基础,只有经患者长时间的自我锻炼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尽快恢复,而这个过程少不了家属的帮助。

 四、做完康复治疗后,未能转换成动作日常化

有些偏瘫患者在医院能认真完成康复训练,但回到病房或家中后容易忘记,未能将康复动作融入日常生活。由于医院训练时间有限,而功能恢复需要长期反复练习,只有将康复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形成习惯,才能加快和巩固康复效果。

康复患者应尽早开始科学康复,结合医疗与家庭支持,将训练融入日常生活,形成习惯。早期干预、合理训练和家属的积极参与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加速功能恢复,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提升生活质量。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