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预约电话:0373-3665182

【健康科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卒中的新选择

时间:2025年03月03日 点击次数:618

郑明修

在医疗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为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与选择。其中,左心耳封堵术作为一种创新的介入治疗方法,在预防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这项技术不仅为高风险患者提供了除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外的第三种治疗途径,还以其微创、高效的特点,成为了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青睐的选项。

一、房颤与卒中的紧密关联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征是心房内快速而不规则的电活动导致心房收缩功能下降。房颤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它是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因为房颤时,心房内的血液流动变得缓慢甚至停滞,容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脑部,就会堵塞脑血管,引发缺血性卒中,即人们常说的“中风”。据统计,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5倍之多,且房颤相关的卒中往往病情更为严重,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

二、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

面对房颤导致的卒中风险,传统上主要有两种治疗策略:一是药物治疗,包括抗凝药物的使用,旨在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二是外科手术,如迷宫手术或左心耳切除,通过直接干预心房结构来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然而,这两种方法各有其局限性。药物治疗需要患者长期甚至终身服药,且存在出血风险、药物相互作用及患者依从性等问题。外科手术则创伤大、恢复慢,且对于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手术风险较高。

三、左心耳封堵术的兴起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左心耳封堵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利用特制的封堵器,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将封堵器送入左心耳内并释放,使其与左心耳内壁紧密贴合,从而隔绝左心耳与左心房之间的血流通道,防止血液在左心耳内淤积形成血栓。一旦左心耳被有效封堵,即使房颤持续存在,其引发的卒中风险也将大大降低。

四、左心耳封堵术的优势

1.微创性:左心耳封堵术采用介入治疗方法,仅需在腹股沟或上胸部进行小切口,避免了传统开胸手术的巨大创伤,患者术后恢复快,疼痛小。

2.高效性:封堵器一旦成功植入并定位,即可立即发挥作用,有效隔绝左心耳内的血液流动,显著降低卒中风险。

3.安全性: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经验的积累,左心耳封堵术的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虽然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但总体而言,其风险远低于外科手术,且多数并发症可通过及时干预得到控制。

4.适用性广:左心耳封堵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房颤患者,包括不适合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有抗凝药物禁忌症的患者以及希望减少药物依赖的患者等。

五、临床实践与证据支持

自左心耳封堵术问世以来,国内外已有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左心耳封堵术在预防房颤患者发生卒中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器械的更新换代,左心耳封堵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还在不断提高。

左心耳封堵术有望在预防房颤相关卒中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手术操作将更加简便、安全、高效;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房颤和卒中认识的深入以及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多符合条件的房颤患者将有机会接受这一治疗。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关于左心耳封堵术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数据出炉,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加坚实的证据支持。

左心耳封堵术作为预防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新选择,以其微创、高效、安全的特点,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它不仅是医疗科技进步的体现,更是对人类健康事业的重大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左心耳封堵术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得到应用和推广,为更多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与光明。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