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狂犬病可防不可治,暴露后处置是重要防线
时间:2025年04月14日 点击次数:153
马明月
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症状。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无有效治疗手段,因此狂犬病预防至关重要。市一院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温馨提醒您:出现动物致伤后,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做好规范处置!狂犬病可防不可治,及时、科学、彻底地处置,能有效避免狂犬病的发生。
二、哪些动物可以传染狂犬病?
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占95%-99%),其次为病猫(占1%-3%)。全球范围内,99%的人间狂犬病是由犬引起的。狐狸、蝙蝠、貉、狼等是我国重要的野生动物传染源。禽类、鱼类、昆虫、蜥蛎、龟、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
三、狂犬病的潜伏期是多久?
狂犬病的潜伏期从暴露后数天到半年,差别非常大。头面部严重咬伤的潜伏期甚至可能短至5天左右。大约99%的患者潜伏期在90天左右,大约1%的患者潜伏期在1年内,超过1年的极其罕见,但有报道。
四、人是如何感染狂犬病毒的?
人类通常通过被感染动物抓伤或咬伤感染狂犬病病毒。病毒进入伤口后,在被咬伤的肌肉组织中复制,随后侵入外周神经系统,沿轴突“向心性”移行至中枢神经系统。
五、常见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狂犬病主要经直接接触传播。常见的感染方式有被发病动物咬伤、抓伤破损的皮肤(包括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或黏膜(包括完整的黏膜,如口腔、会阴),从而接触发病动物的唾液和分泌物;对狂犬病动物解剖、宰杀、剥皮偶尔也会造成感染。
还有一些其他途径:比如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器官移植、胎盘感染等途径传播。
六、狂犬病暴露后如何规范处理?
发生暴露后,应尽快到专业的暴露后处置门诊进行规范处置。
七、动物致伤后是否需要应用破伤风?
动物致伤是破伤风的高风险暴露。现行《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19年版(国卫办医函[2019]806号)。对既往无破伤风疫苗接种史的有开放性伤口的伤者,应同时进行破伤风疫苗全程免疫。既往有破伤风疫苗全程接种史的伤者,应根据伤口污染情况及末次疫苗接种时间进行破伤风疫苗加强免疫。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是新乡市唯一一家市属公立三级甲等医院设置的犬伤门诊,24小时为全市人民提供最专业的犬伤处置和疫苗接种服务。
地址: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楼一楼急诊科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
电话:0373-3665751